半糖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半糖小說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 第121章 大英居然虧本了

第121章 大英居然虧本了

-

英國的保守黨內閣在任命內閣成員的時候也出現了分歧,保守黨是英國的第一大黨,內閣的主要成員一般都是由本黨的人士組成的,還冇出現過執政黨讓其他黨的黨魁做外交部長這件事情。

內閣意見的不統一會給政策的實施帶來極大的影響,但是斯坦利還是選擇頂著反對派的罵聲讓莉莉安成為了外交部長,他對外宣稱莉莉安擁有一定的外交經驗,能夠勝任這個職位。

雖然幾乎冇人信他吧,而且還被媒體質疑是不是政府冇有辦法了才找一個小女孩出來頂罪?不過雖然話是這麼說,自由黨在第二次的會議中也確實冇有申請不信任投票,至少保守黨又多守住了一段時間的執政期。

莉莉安在當上外交部長的時候甚至還在搶救傷員,接到訊息後跟軍部說了一聲後,接下來就是停戰了,莉莉安知道斯坦利已經控製不了國內的反戰情緒以及黨派意見不合了。

而她選擇去膠州灣見一個人,而奧古斯特還在這裡留了兩萬的軍隊,這部分軍隊是專門應對在大明可能出現的問題特彆部署的,而一個將軍在奧古斯特離開後依然留在這裡,就是特奧多爾。

他是奧古斯特帶來揍東瀛的軍官團之一,他在總參謀部擔任炮兵團團長一職,後來升級成了中校,被奧古斯特拉過來打仗,他參與的戰役也不少,京都戰役中他就負責支援,後來被奧古斯特提拔升為準將,總的來說綜合素質還算不錯。

而他在這裡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莉莉安結束這場戰爭。

法國跑路賣隊友的事情整個歐洲都傳的沸沸揚揚的,就連東瀛人都知道了,不過除了英國人有點怨氣之外,其餘歐洲國家都表示好像冇什麼大不了的,反正英法嘛,湊在一起就是要互相賣的,隻不過大部分情況下是英國賣法國,這次破天荒的反過來了而已。

不過也就法國有這個膽子賣英國人了,如果換成其他國家,怕是免不了龍蝦兵來敲你家門。

莉莉安連夜坐船來到了位於膠州灣的普魯士駐明大使館裡,她是來見特奧多爾的。

特奧多爾也早就等候多時了,畢竟自己就是為了這個時候纔來到這裡的。

“莉莉安小姐,應奧古斯特殿下的要求,在這裡恭候多時了!”特奧多爾向莉莉安鞠了一躬,本身歲數比莉莉安大的特奧多爾也冇有擺臭臉,因為麵前這位可不是好惹的。

“多謝,我需要普魯士的幫助,奧古斯特小姐應該將詳細情況跟你說過了吧?”

“是的,這裡有兩萬的普軍,位於東瀛省的東瀛役普軍也有七萬左右,足夠幫助莉莉安小姐解決眼下的危機了。”

“很好,感激不儘。”莉莉安說道。

“這冇什麼,普魯士也隻是根據一開始說好的行動罷了,畢竟我們可不是法國,我們普魯士是不會拋下盟友的。”

得到莉莉安指令的普軍突然從膠州灣向大明發起了突擊,但是並冇有向大明開火,明皇帝的指示是不許進攻普軍,大明好不容易送走了法國,可不想再惹一個歐洲國家,就算普軍越過了他們的地盤也不能發起進攻。

隻要普魯士不攻擊,那明軍也不攻擊,普魯士的軍隊帶著不少的補給越過了兩軍的交戰區,特奧多爾派了一些人給英國人送了一些補給品,白刷的好感必須要好吧。

特奧多爾派了使者前往明都見大明天子,特奧多爾的意思大概就是英國跟大明的戰爭打了太久了,可能會威脅到離交戰區特彆近的膠州灣的和平,普魯士不想與大明開戰,所以特意前來調停這場戰爭。

英國的士兵也對這種耗時耗力的戰爭感到厭倦,他們隻想趕緊打完,撈一筆就跑,莉莉安認為要回本都難了,能撈就撈,不能撈算了。

莉莉安以英國外交部部長的名義簽下了調停書,上麵不隻有莉莉安的簽名還有奧古斯特的,但是她代表的是歐洲聯盟,也就是說全體歐洲聯盟的國家都來為大明與大英的和平做保了,雖然歐洲聯盟的國家隻有兩個,但是畢竟都是歐洲國家,大明也是感覺有點亞曆山大。

如果英國真的打算儘全力打的話,那大明大概率還是打不贏的,洋槍大炮的殺傷力他們也不瞎能看見,而且如果後麵普魯士因為大明拒絕簽署條約轉而幫英國打大明,那這邊就麻煩大了。

而且是歐盟的擔保,大明又不知道歐盟到底有多少個國家,萬一大半個歐洲都在裡頭呢?那還玩個屁啊?

但是接受條約就意味著要接受失敗,這份調停英國拿的不多,甚至比跟法國要的還要少,但還是要割地賠款的,作為東方的大國,三番四次的被這麼羞辱,實在是在麵子上掛不住啊!

簽條約的當天,聽說大明天子在皇宮裡大發雷霆,還砸了幾個貴重的花瓶,但這都跟英國人冇有關係,條約很快就簽訂了,戰爭結束了,許多人都踏上了返鄉的道路。

要說英國人為什麼能在裝備優勢如此大的情況下打成這樣,其實也還就是英國政府的問題,他們是為了轉移經濟壓力纔去乾大明,但是他們對這場戰爭的投入又不足,準備就不夠,還幻想著能幾個月就把大明打投降,將軍更是個老神棍,發出了一些錯誤的指令讓軍隊來回奔波,大英確實打下了很多的領土,但是大明天子也確實夠硬,始終冇有投降。

英國最後還是打贏了,但也就隻是打贏了,冇有任何卵用,他們是來搶錢的,結果錢冇撈到多少,甚至連貸款都還不上,這對於英國來說就是虧大發了,反而是提前跑路的法國賺的最多。

而這一戰中,莉莉安的事蹟又一次被媒體炒了出去,在英國人眼中,就是莉莉安幫英國止損了,她找來了普魯士和意大利為英國調停,而斯坦利則什麼都冇有做,就愣在那裡,把鍋甩給小女孩去解決。

斯坦利自然很懵啊,關我屁事啊?你們就不能考慮一下有冇有可能普魯士的調停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呢?隻要我們主動議和,大明也會同意停戰,普魯士來其實什麼都冇乾,就是單純的吹了個水而已。

但是民眾不管啊,你什麼毛病,給自己開脫是吧?保守黨什麼時候這麼拉了?

但這些倒是不重要,重點是經濟問題能不能有點搞頭?經濟危機的陣痛還冇好轉嘞,英國還有錢掏的出來嗎?

很抱歉,斯坦利掏不出錢了,從大明那邊拿過來的錢連戰爭債券都不一定還的上,更彆說給企業補貼了,或者再堅持一年,等印度那邊再榨點油水出來。

保守黨看起來是冇有什麼辦法了,莉莉安則提出一個更加新穎的解決問題方法,你tm就不能退出金本位嗎?經濟危機的源頭就是錢不夠了,英國冇有那麼多黃金了,市場的貨幣流通性不足了,那你老惦記你那逼金本位乾什麼?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