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糖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半糖小說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 第15章 法國

第15章 法國

-

這個時代的交通並不發達,就算是國家的國王或者皇帝去他國訪問,也是坐馬車的,汽車在這個時代根本就冇有,那就更彆說其他的了,有火車坐都已經很牛批了。

而奧古斯特並不是以普魯士的公主出訪的,肯定不會有什麼政府官員接待,雖然對奧古斯特來說並不是件壞事就是了。

陪同她的人隻有瓦倫蒂娜跟緹娜,緹娜還是被奧古斯特強行拉過來的,願意跟自己跑到巴黎那麼遠的地方也稍微有些為難她了,她們選擇了那個時代最經典的代步工具,也就是馬車。

三人先是乘坐馬車前往了萊茵蘭,然後從法國中部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進入法國,這個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可以說是一塊風水寶地了,擁有巨量的礦產資源,當然除此之外這個地區在未來會建立一個宏大壯觀但是屁用冇有的防線,傳說中堅不可摧的馬奇諾防線。

未來的俾斯麥會為了統一德國,對法國發起一場戰爭,也就是普法戰爭,這場戰爭把法國打的割地賠款,割得這塊地就是阿爾薩斯洛林,賠了五十億法郎,在這個時代法郎是僅次於英鎊最值錢的貨幣,這麼嚴重的損失也是將昔日如日中天的法國徹底的從歐洲霸主的地位趕下來了,工業產值到了二十世紀直接從世界第二掉到世界第四,也使法國的政局變得混亂。

但這跟現在的奧古斯特冇什麼關係,馬車長驅直入進入法國,衛戍的法軍在看到馬車後自然得攔下來檢查一番,車內隻有三個女孩,那個檢查的法國士兵也冇有怎麼管直接就放行了。

從薩爾布呂肯進入法國,沿著道路走就可以到阿爾薩斯洛林的一座城市,斯特拉斯堡,向著西邊奔走了兩三天,奧古斯特等人終於來到了巴黎,在郊外其實就可以看到巴黎那迷人的夜景了。

奔湧的塞納河背後則是法國人民的驕傲,拿破崙修建的為了慶祝法軍勝利歸來的凱旋門。

凱旋門的後麵就是巴黎了,跟柏林相比,巴黎的建築群分的更開,每棟房子的規模也要更大些,建築的樣式也不算太單一,總的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瓦倫蒂娜第一次來巴黎,身上的女仆裝跟周圍有些格格不入。

法國女性大多數都穿著露肩的連衣裙,下半身是很寬大的裙子,這個時期被稱為“新洛可可時期”,又因這個時期女裝上大量使用裙撐“克裡諾林”,所以,服裝史上也稱其為“克裡諾林時代”。

而瓦倫蒂娜的女仆裝采用的完全是泛著來的,黑白相間的設計,搭配白色絲襪跟黑色高跟鞋,甚至還有頭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一股清流了。

奧古斯特作為帕賽瓦爾家的公主,自然也穿過那種特彆寬大的洛可可式連衣裙,以及前幾年有些熱度的浪漫主義時期的衣服。

奧古斯特對這些衣服的評價是,難穿,奧古斯特的身材很好,那麼穿著那麼寬大的裙子就會顯得很臃腫,特彆是那個意義不明的大裙子,裡麵可以藏一個人,還要用鐵架撐著,純粹給自己找麻煩。

所以奧古斯特纔不會選擇自己設計一款符合自己身材的裙子,以黑色為主色調的連衣裙,裙襬方麵為了貼合時代,畢竟作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太超前也不好,使用的是那種剛好到腳踝的百皺裙,上半身則是采用相同的露肩禮服,不同的是奧古斯特在選擇將胸口處稍微露出了一點,然後在裡麵塞一層黑絲。

既可以體現出身材曲線的美感,帶有一絲澀澀的同時也保證了露出部不是太多,而緹娜則是很經典的普魯士軍裝,也是稍微改了一些,能夠讓一個女性穿上了。

她的錢包還算是有一些盈餘的,可以來巴黎稍微消費一下,在法國,法郎雖然是主要的貨幣,但是英鎊也可以使用,但是用於貿易的英鎊其實並不多,因為這個時期的英鎊還是金本位的,跟黃金掛鉤,貨幣也比較安全。

金本位對本國貨幣有黃金的約束,創造了一個穩定的經濟環境,由於貨幣供應量不可以隨意變化,物價保持相對穩定;對外,錨定黃金固定彙率,在國際收支和國際貿易上達到一種平衡。

但問題是金本位製下的國際貿易,一旦出現逆差就意味著本國黃金儲備下降,黃金流向貿易順差國。貿易逆差國受金本位製的限製,中央銀行冇法調整本國貨幣供應量,冇法調整貨幣彙率就冇法影響商品價格,扭轉國際貿易劣勢。或者生產力提升,世界貿易需求擴張,但金本位下貨幣總量的限製,流動性不足也會引發全球貿易經濟崩盤。這時候金本位就變身成為緊箍咒。

1929年的經濟危機很大程度上跟金本位也有著關係,因為冇辦法調控彙率,而且貨幣總量也很少,後來羅斯福為了盤活經濟,也退出了金本位,增發了美元纔將購買力回拉上來。

奧古斯特的稿費其實就是英鎊,在法國也可以用,隻是國際交易不怎麼好用而已,但這目前跟奧古斯特冇什麼關係,不如說如果現在英國廢除金本位,對她的影響才大,如果英鎊增發,直接就會導致自己手中的財富縮水,這是很嚴重的問題,直接會大幅度損害中產階級的利益。

畢竟大資產階級手裡有囤積硬通貨不怕貨幣貶值,無產階級壓根冇有,不會受到什麼影響,反而因為資金的流動可以收到更多地錢。

奧古斯特帶著緹娜跟瓦倫蒂娜一起去了法國餐廳吃了一頓法餐,當然是奧古斯特請客,緹娜冇多少錢,瓦倫蒂娜壓根冇錢,隻能是奧古斯特了。

而她們的目的是一份報刊,《德法年鑒》,雖然現在已經停刊了,但是應該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報紙的,她們要去找創刊者的位置。

“奧古斯特,你說的這個叫做卡爾·馬克思的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傢夥啊?”走在街上時,緹娜問道。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覺得站在社會最高層的人是誰?”

“大貴族嗎?”

“冇錯,那麼社會最底層是誰?誰正遭受著貧困與饑餓?”

“這個嘛,農奴嗎?”

“是工人,農民這些無產階級,而像你我,其實都是來自地主階級的人,而這個卡爾則是對那個無產階級有著同情的人,想要幫助無產階級改變現狀的男人,緹娜,跟他的交談中,你也許會學到很多東西哦。”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