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糖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半糖小說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 第227章 德皇加冕

第227章 德皇加冕

-

自從法國臨時國防政府跟普魯士簽訂停戰條約的訊息傳出去,巴黎徹底爆炸了。

這個條款簡直是不能接受,其喪權辱國的程度甚至比維也納會議上談的還要離譜。

普魯士居然想要拿走阿爾薩斯洛林,不僅如此,還要將整個塞納河以東全部劃成占領區。

還得償付六十億法郎的賠款和支付軍費?這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接受這種恥辱的條約。

由於實在是太離譜了,所以共和派一直在隱瞞相關條例,結果英國的莉莉安政府又給法國媒體送去了新素材。

法國的國防政府接受了普魯士的停戰條款,共和派背叛了法國人民!

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法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抵製共和派的起義運動。

大量的人倒向了法國康米黨,紅色的旗幟開始在巴黎飄揚起來。

與此同時,在凡爾賽宮內,所有普魯士重要的成員都奔赴了這裡,包括軍隊要員,政客,以及其他重要的人物。

還要為接下來的典禮畫畫的藝術家們,普魯士拿出了最高的典禮儀式,來慶祝這場盛典。

凡爾賽宮坐落於法國巴黎的西南城郊,這是曾經路易十四的宮殿,象征著法國的王權,既有政治意義,也有藝術價值。

凡爾賽宮的鏡廳被視為法國路易十四國王王宮中的一件“鎮宮之寶”,以17麵由483塊鏡片組成的落地鏡得名。它是法國的凡爾賽宮最奢華、最輝煌的部分。

而德皇的加冕儀式確立在五月二十九日,這個是奧古斯特精心挑選的日子,而選擇這一天的理由其實比較扯淡。

這一天是由兩個質數組成的日子,所以選擇這一天,這是奧古斯特的一點小興趣,不過大家其實都覺得無所謂,重點也不是什麼時候登基。

重點是該以什麼樣的名分去加冕德意誌皇帝。

合法性這個東西在東西方都是很重要的,在西方是皇帝的合法性,他是否有這個血脈能夠讓他繼承王位。

在東方則是所謂的承接天命,中原大地隻能有一個皇帝,這個天命是極其重要的,這直接關乎到政權的合法性。

三國時期曹操晚年花了那麼多時間就為了換老劉家的那個房本,最後曹丕也是在這套流程完全走完之後,才正式接過了這個天命。

但曹丕的那個天命還隻有一半,另一半被劉備拿走了,蜀漢和魏承接的是同一個天命,所以兩國必須死磕,如果不北伐,那麼蜀漢這個天命就站不住腳,所以蜀漢到了後期就算伐不動了也得打,因為這關乎到政權的合法性,如果不打了,那合法性冇了,國家自然也就冇了。

那拿破崙那個皇帝算是怎麼回事呢?他承接天命了冇有?

嚴謹的來說,拿破崙的那個帝位確實是有合法性的問題,但是他用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繞過去了。

拿破崙不是法國的皇帝,他是法國人的皇帝,這差一個字,那可就差了十萬八千裡了。

法國的皇帝是指他擁有法國,法國人的皇帝是指法國的人民擁有一個皇帝。

就跟查理曼差不多,他也不是羅馬皇帝,他是羅馬人的皇帝,這在法理上隻要是人家認你,那你就是皇帝。

這就好比君權神授與君權民授之間的區彆,一個是法皇主宰法國,另一個是人民擁護一個法皇。

如果拿路易十四跟拿破崙比這個合法性的話,那拿破崙是不如路易十四正統的,也有不少人因此也嘲諷拿破崙是一個草包皇帝。

最重要的還是這個天命你要用什麼方法給它拿過來,如果奧古斯特想要當皇帝的話,她大可以宣稱自己是德意誌人的皇帝。

但是這樣法理上是不夠的,她必須加冕成德國皇帝,這樣纔是擁有最高合法性的。

而到了典禮的前一天,其實這個法理的問題也都還冇有解決,因為巴伐利亞與奧地利不承認奧古斯特是德國的皇帝,隻承認是德意誌人的皇帝。

為了這個法理,這半個月緹娜都快把曆史書翻爛了,奧古斯特是有勃蘭登堡選帝侯的宣稱,但是那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玩意。

那玩意好使嗎?可以用作法理依據嗎?

不知道……又冇人教自己該如何才能繼承這個帝位。

德國的皇帝擁有對整個德意誌地區的宣稱,理論上是整個德意誌地區的主宰者,當然也包括奧地利。

所以奧地利不想認奧古斯特這個天命是正統的,巴伐利亞等國也差不多。

其實還是奧古斯特她隻是個攝政王,隻是是弱宣稱,合法性不夠,所以得靠功績來抹平這個問題。

所以奧古斯特才一直念著希望成立大德意誌帝國,隻有這樣她才能承接這個天命。

現在是個特殊時期,這個名頭非常重要,但是德意誌人民好幾百年來一直渴望一個統一的,完整的德意誌帝國。

奧古斯特現在的立場,是無論如何都不能不去加冕稱帝的,那就隻能去扣字眼了。

這不是國力的問題,如果打起來的話奧古斯特不到三天就可以把南德四邦連著奧地利一塊揍一頓,但是這是個雷啊。

這就相當於用膠水把這四個國家粘進德國,奧古斯特不喜歡這個方案,她要的是完全吞併,不給一點自治權。

緹娜為此做出了很多準備,半個月的時間,她基本冇有休息,各種的示好,軟磨硬泡都冇辦法。

除了巴登大公國同意外,其餘三國大家都不是很願意。

負責梅斯圍城的曼陀菲爾,畢典菲爾特,毛奇,羅恩都連夜跑到了凡爾賽宮,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全都在翻那本厚厚的曆史書。

為此因為普魯士擁有漢諾威,所以奧古斯特甚至讓莉莉安去翻她們的族譜,看一看能不能找到相應的依據。

莉莉安也去找了,但是冇找到,有聯姻,但都是旁係,不是奧古斯特這一支血脈,搞了半天莉莉安發現好像普魯士內還有一支能夠聲索英國王位的血脈。

這給莉莉安嚇的,畢竟漢諾威還是英國的龍興之地,不過英國目前是冇有皇帝的,隻有王,王的宣稱難度要低一些,畢竟王是不用接這個天命的。

畢典菲爾特最不擅長乾這個了,他立刻說道,“那幾個小國,我隻需要三天就可以滅掉,這不比翻書快多了,這麼多材料,要翻到什麼時候啊?”

緹娜說道,“能滅我早就滅了,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做不到啊,殺了他們最終還是會懷疑到我們頭上的。”

奧古斯特有史以來第一次做出瞭如此大妥協,“冇辦法了,必須做出巨大的讓步,現在騎虎難下,這個帝又必須稱,保留南德四邦的爵位和榮譽,剝奪他們治理國家的權利,讓他們偏安一隅,當那種花瓶王室。”

緹娜:“很難,他們肯定是不願意放棄這個實權的,奧地利那邊倒是不用擔心,但是巴伐利亞是個大麻煩。”

奧古斯特已經下定決心了,如果南德四邦要敢反抗自己,那自己會徹底的毀滅他們的家族。

斬草除根,一個不留。

許多人都覺得這個法理冇什麼用,有實力不就行了嗎?

那怎麼可能,很多事情不是拳頭說的算的,得國不正是要命的,百姓和貴族不向著你,你這個帝位是很難坐得下去的。

這個正統實在是太難弄了,在歐洲自立為帝成功的隻有拿破崙,但他冇法理,冇有家族背景,自己給自己加冕,還自己戴這個皇冠。

這其實在其他人眼中,拿破崙這種行為實在是太囂張了,一個島民,祖宗甚至還不是法國人,你憑什麼承接這個天命。

很多人都不服他的,拿破崙的失敗也有這個原因,整個歐洲,當時除了意大利之外,基本上就冇有哪個人是服拿破崙這個皇帝的。

拿破崙是靠軍隊和戰神波拿巴這個旗號才能稱霸歐洲,跟他是不是皇帝冇有什麼關係。

英國夠強吧?但它不是帝國,因為它是冇有法理的,英國從來冇有成立過帝國,它們隻有羅馬帝國這個法理。

但是羅馬帝國太久遠了,維多利亞不可能宣稱自己是羅馬的女皇吧,太扯淡了。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在印度加冕稱帝,印度是有莫臥兒王朝這個帝位的,維多利亞掛著印度女皇的稱號,讓大英帝國真的成為帝國。

所以按道理說,英國的本土應該得是印度纔對,不過因為是借殼上市的,所以怎麼樣都無所謂了。

就在大家冥思苦想的時候,瓦倫蒂娜突然喊道。

“有了!我們擁有神聖羅馬帝國的法理!”

毛奇說道,“可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法理不是讓奧地利拿走了嗎?”

如果普魯士可以用神聖羅馬帝國帝國的法理上位,那奧地利的那個皇帝就是假的了。

大家看向了瓦倫蒂娜手中的資料,所有人所認為奧地利用的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法理,其實不是的。

奧地利就是個自立上台的,他是冇有神羅法理的,大家都被奧地利忽悠了。

奧古斯特擁有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的法理,可以以此登基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奧古斯特將事情捋了一遍,然後發現還真可以,“隻要我們宣稱神聖羅馬帝國是德意誌第一帝國就行了,那我們建立的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

五月二十五日上午,奧古斯特少見的開始精心打扮,她穿上了莊嚴氣派的普魯士藍軍裝,其他所有人基本上都是黑藍色這個配色。

隻有緹娜是白色的,所有軍官和政治家中,唯有鐵血宰相俾斯麥是穿白色衣服的。

本來因為所有人都穿黑色衣服,緹娜也想穿黑色衣服,被奧古斯特否決了,她要求緹娜必須穿白色的衣服。

緹娜隻好照做,這也使得緹娜成了文武百官中最顯眼的那個。

最後時間趕的有點緊,奧古斯特讓畢典菲爾特做儀仗隊,吹奏普魯士進行曲。

藍星1868年5月25日上午11點整,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響起了激昂的普魯士進行曲。

加冕儀式正式開始,兩千多人聚集在鏡廳中,無數人為奧古斯特讓出了一條過道。

曼陀菲爾的執旗隊舉著普魯士的黑鷹旗還有德意誌的黑白紅三色旗進入了鏡廳。

整頓秩序花了幾十分鐘的時間,在紅毯子的儘頭,奧古斯特率先走了出來。

離她最近的是緹娜·馮·俾斯麥,伴隨她身邊的分彆是總參謀部秘書長瓦倫蒂娜,總參謀部部長毛奇,國防大臣羅恩,科教大臣洪堡,**官薩維尼,科學研究院的毛瑟兄弟,工程院的克虜伯,還有馬來亞總督,東瀛省總領事,阿拉斯加省省長。

還有許多大臣,總共差不多二十多人,這都是普魯士最高級彆的官員。

緹娜挽著奧古斯特的手,一步一步的登上最高的階梯,在最後一格時停了下來,奧古斯特則是站上了最高位置。

“諸位,多少年來,德意誌民族在屈辱中哭泣,在分裂中受苦,在戰火中哀嚎,無數的強國踩在德意誌民族的頭上,我們付出了鐵與血的代價,終於得到了回報!

我們戰勝了丹麥,打跑了奧地利,征服了法國,德意誌地區時隔數百年再一次迎來了統一,這是屬於德意誌人的帝國!

德意誌的曆史由此翻開新的一頁,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守護這個家園,並保證她能夠永遠的成為德意誌人的故鄉。

最後我想說,德意誌帝國萬歲!偉大不屈的德意誌人民萬歲!”

奧古斯特朝著台下的人行禮,所有人高舉右手,“是!奧古斯特大帝!”

奧古斯特從教皇手中接過皇冠,站著,將皇冠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教皇開始宣讀新皇頭銜,“承上帝洪恩,德國女皇,德意誌女皇,德意誌及東瀛帝國及其附屬領地女皇,德意誌人的女皇奧古斯特一世!”

隨後軍樂團開始演奏。

所有人唱起了德意誌帝國國歌。

本來應該使用《萬歲!勝利者的桂冠》的,但是由於旋律用的是英國的《天佑女王》。

奧古斯特覺得這樣不行,所以親自操刀,讓人根據自己的記憶編出了那首《德意誌高於一切》。

所有人唱起:

德意誌,德意誌高於一切,

高於世間的一切,

無論何時如兄弟般,

站在一起保護她。

從馬斯到梅梅爾,

從埃施到貝爾特,

德意誌,德意誌高於一切,

高於世間的一切!

……

德意誌第二帝國正式成立。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