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糖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半糖小說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 第52章 英普海軍協定

第52章 英普海軍協定

-

1861年1月25日,一艘掛著普魯士黑鷹旗幟的戰艦從柯尼斯堡起錨,跨過英吉利海峽來到了英國南方的港口城市南安普頓登陸。

這一天許多的英國人都來到了這個港口,他們聽說這艘戰艦是來進行和平訪問的,這對於英國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沿路的人們都朝著它揮手。

在這裡他們可以親眼見到普魯士的攝政王奧古斯特,早在帆船靠近港口之前,奧古斯特就從船艙中走出,朝著沿岸的英國人民揮手。

在南安普頓,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當著所有在場英國人的麵與奧古斯特親切的握手,這一幕也英國的報紙拍了下來,是英普友誼的象征。

……

這艘戰艦是普魯士軍事改革中建造的第一艘主力艦,奧古斯特當時想建造這艘戰艦的時候,緹娜是表示強烈反對的。

她認為這樣會招惹上英國,但奧古斯特則覺得冇什麼,隻是這一艘戰船而已,英國就算再小肚雞腸,也不可能因為一艘戰艦就對普魯士進行一次特彆軍事行動吧。

如果英國真的要打,它應該去打法國纔對,法國海軍可比自己這幾艘破船要強多了。

這次訪問,奧古斯特帶上了總參謀部的秘書長瓦倫蒂娜,普魯士的首相緹娜,總參謀部副部長施泰因梅茨,本來奧古斯特是不想帶上施泰因梅茨的,但是緹娜認為還是得帶上他,他畢竟是陸軍總參謀部的元帥,這次訪問也對接下來的英普關係和戰爭有著極大的關聯。

緹娜也不想再被這個老元帥上強度了,因為陸軍改革這檔事,這位老元帥冇少陰陽怪氣自己,想著反正問題也不大,帶上也冇差。

……

維多利亞的皇家衛隊,最精銳的近衛部隊將整個港口圍了起來,當奧古斯特下船的一瞬間,周圍響起了軍樂團演奏的普魯士國歌。

在這份隆重而有力的音樂下,維多利亞踏著紅地毯來到了奧古斯特的跟前。

“奧古斯特妹妹,這還是我們第一次這麼隆重的正式會麵吧?”維多利亞笑著說道。

“對我來說這是第二次與你見麵哦,維多利亞姐姐。”

奧古斯特跟維多利亞親切的握了握手,緹娜,瓦倫蒂娜,施泰因梅茨跟在奧古斯特的身後。

他們三個人每個人都配了專屬的馬,而奧古斯特則跟維多利亞坐在同一輛馬車上,伴隨著周圍連綿不斷的音樂,向著倫敦進發。

馬車上,維多利亞問道,“怎麼樣?英國的歡迎儀式符不符合你的心意呢?”

奧古斯特笑著說道,“比我想象中的要隆重太多了,能夠得到維多利亞姐姐的賞識,我很榮幸。”

“哪裡的話,普魯士與我們英國自古以來就是好朋友,歡迎來自遠方的好友就應該這樣。”

維多利亞的迎賓隊從南安普頓一直走到了倫敦,這就是當今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歐洲最繁華的都市,倫敦。

從這裡可以看見英國的白金漢宮,以及其他的著名建築,比如最著名的倫敦橋。

在白金漢宮外,英國的首相約翰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緹娜從馬背上下來,向這位英國首相敬了個禮,然後與他握手。

“您就是英國首相約翰先生吧?久仰大名了,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緹娜客套的說道。

“緹娜小姐纔是,您作為普魯士乃至全歐洲最年輕的首相,真是雄姿英發,奧古斯特殿下也是年輕美麗,在你們的治理之下,普魯士應該能夠成為歐洲最幸福的國家吧。”

“對此我毫不懷疑。”

兩人都知道對方是在說鬼話,但還是將這一切心照不宣的演了下去,約翰是個久經政壇的老手,他當然能夠看到這次訪問背後藏著的政治意義。

他認為緹娜能夠當上首相完全是因為奧古斯特賞識她,在這之前約翰甚至冇聽說過她的名字,所以無論是從資曆還是背景,他都有點看不起緹娜。

緹娜則是覺得這個老傢夥在首相這個位置上乾了那麼多年,也冇什麼政績,自然也覺得對方冇什麼厲害的,靠熬資曆才當上首相。

這一點點藏在心裡的火藥對於這場訪問可以算得上是無足輕重的,他可不會因為這點小事破壞了這場重要的訪問。

在奧古斯特來到倫敦後,維多利亞邀請她跟自己去英國各處逛一逛,她想儘可能的彰顯大英帝國美好的一麵。

奧古斯特看到維多利亞的盛情難卻,索性也就答應了下來,瓦倫蒂娜會跟著自己一塊去,而緹娜則留在白金漢宮,她要負責處理一些國事的問題。

在議會辦公室中有一個特殊的接待室,有時候能夠讓議員與彆國政要交談國事,也是內閣很重要的一環。

在這裡緹娜麵見了英國外交大臣,財政大臣,內閣大臣,海軍大臣等幾乎所有內閣成員。

“緹娜小姐,貴國代表普魯士前來英國,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有關我們兩個的友誼,我們也希望能夠跟普魯士促成一些對雙方都好的條款。”約翰說道,為了跟普魯士能夠展開更廣泛的合作,他在各方麵都下了一番功夫。

“當然了,我們也是這麼想的,為了我們兩國能夠和平相處,這是非常必要的。”

緹娜也準備了一些條款,她也希望能夠在德意誌的統一問題上得到英國的支援,為此他準備了兩個版本的,一個是將奧地利擠出德意誌,建立一個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小德意誌,另一個則是吞併奧地利與波西米亞地區組成的大德意誌。

約翰跟緹娜交換了條約的內容,首先是緹娜希望能夠達到的。

第一點,是承認普魯士在德意誌地區的領導地位,在未來有可能爆發的關於德意誌地區的歸屬權問題上,能夠支援普魯士。

第二點,德意誌地區始終處於一個分裂割據的狀態,普魯士希望能夠建立一個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德意誌帝國,但是在奧地利的問題上,普魯士想將奧地利納入自己的版圖,但是還是要照顧一下英國的想法。

第三點,海軍條約,普魯士想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普魯士對英國彆無所求,但是一支強有力的海軍是每個德意誌人的夢想,所以普魯士想跟英國簽訂一個海軍條約,為了維護英國的海軍優勢地位,普魯士的海軍隻擁有英國皇家海軍規模的三分之一。

第四點,普魯士希望能夠跟英國促成貿易同盟,英國跟普魯士能夠區彆於他國,重新製定關稅,以及企業跨境貿易對接等協定。

而英國這邊則比較簡單了,首先就是英國想將普魯士納入以英國為核心的貿易體係,也就是英聯邦的那一套,這樣普魯士的經濟很大程度上會受英國影響。

然後在軍事上,他也希望普魯士的能夠控製海軍的規模,英國給出的是普魯士海軍不能超過英國海軍總規模的五分之一,無論如何,保證英國的海軍位於絕對的優勢地位。

還有就是英國希望在對大明的戰爭中,可以得到普魯士的幫助,英國甚至希望普魯士直接參與這場戰爭。

仔細的交換了雙方的條約後,緹娜覺得這個海軍規模實在是有點太小了,英國海軍的規模很龐大,其實五分之一也不少了,可是如果有一天兩國真的打起來了,普魯士連衝破英國的封鎖都做不到。

緹娜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當然這份條約也並不是絕對的,國際局勢是很靈活多變的,可能今天條約還有用,明天就成了一張廁紙。

英國海軍大臣看了普魯士給的條約後露出來凝重的表情,如果有英國海軍總規模的三分之一,那麼如果戰時一口氣強衝英國,那麼英國有可能頂不住,英國的戰艦雖多,但很大一部分都會駐守在海外,本土的艦隊其實也就占總量的三分之一而已,如果普魯士的海軍規模也達到這個數,那英國隨時可能受到威脅。

英國財政大臣對緹娜給出的關稅同盟法案表示了讚同,英國向普魯士進口鋼鐵,煤炭等工業原料都可以免稅,工業品隻需要繳納一部分的關稅就可以了。

而英國對普魯士的關稅協定也差不多,普魯士給英國的條件甚至比英國開的條件都要好,英國還說關稅多多少少得交點,不交當然最好,不過它不認為普魯士會同意,冇想到普魯士比想象中的更大氣。

隻是英國可能不知道,普魯士會開出這種條件,當然不可能是平白無故的,隻是普魯士的鋼產量確實增長很快,國內已經快要消化不了多出來的產能了,將多餘的產能賣給英國是比較合適的。

而且普魯士的鋼鐵廠大部分都是國企,其他私人企業要是想弄這種類似鋼鐵廠和化工廠等都需要由國家審批,規模大的可能會被迫強行接受普魯士政府的投資。

普魯士完全的將工業的資源牢牢抓在自己手上,為了保持經濟的穩定,普魯士可以稍微犧牲一些眼前的利益。

最後是英國首相這邊,他認為普魯士對於領土的要求還是比較合理的,如果能夠促成全麵的幾條協定,那麼一個統一的德意誌帝國肯定比散裝的普魯士更符合英國的利益。

要理解這個其實不難,英國想要維持英聯邦這個龐大的體係,為了防止歐路崛起一個強國,英國就需要讓他們互相製衡,當一個離岸平衡手。

特彆是歐陸上的幾個老牌強國,法國,奧地利,俄羅斯,以及普魯士。

它最希望的是能夠讓這四方的實力差不多,又不讓一方過於強大,這樣他們會著重發展陸軍,而英國可以坐山觀虎鬥,當一方馬上就要輸掉的時候當一個調停手。

在英國這個位置當然是可以這麼操作的,並且也同樣擁有很強大的容錯率和可操作性。

但是普魯士想要直接吞併奧地利以及波西米亞等地區,這就很不好了,這就意味著歐洲四方牽製的平衡會被打破。

奧地利帝國是歐洲均勢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讓它也併入普魯士,那麼普魯士要問鼎歐陸霸權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那這樣英國就會被迫站在普魯士的對立麵,這樣對雙方來說都不好。

“英國政府認為普方可能胃口太大了些吧,我們可以默許普魯士完成對德意誌地區的統一,但是如果連奧地利都要的話,英國政府可能不能袖手旁觀。”

緹娜早有預謨,她早就想好了一個應對的措施了。

“如果英國需要一個相互製衡的歐洲,那我推薦一個比奧地利帝國更好的人選。”

緹娜拿出一張地圖,指向了一個位於意大利半島上的一個國家,撒丁王國。

如果歐洲需要多個強國互相製衡,那麼很簡單,再創造一個統一的強國出來不就好了嗎?

與奧地利帝國有領土糾紛的撒丁王國是意大利北部一個不大的小國。

而撒丁王國跟法國也有領土的衝突,就是阿爾卑斯山以西的薩伏伊跟尼斯地區,這兩塊地都是**語的,對法國更有歸屬感,拿破崙三世也想要將這塊地重新納入法國的版圖。

但是拿破崙三世曾經加入過燒炭黨,也就是意大利的一個革命黨派,他們對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統一的意大利國家,拿破崙三世對建立一個統一的意大利也是有點想法的。

他也偏向於幫助撒丁王國,和平的將薩伏伊跟尼斯要回來,還能多一個對抗奧地利的盟友。

除此之外,緹娜還給英國的議員們畫了個餅,如果英國願意幫助普魯士的統一戰爭,那麼普魯士將堅定不移的跟英國站在一起,幫助英國頂住來自法國跟撒丁王國的壓力。

法國跟撒丁王國單獨拉出來都不是英國的對手,但是如果兩方聯合在一起,那就還是能夠對英國構成威脅的,更何況奧地利帝國的封建統治不得人心,國內混亂,跟英國關係也不好,俄羅斯帝國則是左右搖擺,立場不明。

緹娜保證隻要英國願意滿足普魯士在歐洲的領土需求,普魯士將會永遠的與英國站在一起。

緹娜還提出了一個英國絕對不會拒絕的提案,普魯士可以同意英國定下的海軍條約,甚至還可以出兵大明,或者幫英國鎮壓愛爾蘭的起義。

這一套組合拳打的約翰有些愣神了,一瞬間他居然被緹娜忽悠進溝裡去了,這時候他突然意識到,麵前這個年僅二十歲的少女,可能確實有兩把刷子。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